一、項目概略及工藝流程
某污水處置廠地處北京市西北部,尾水收納水體為野鴨湖國度濕地公園,屬于地表Ⅲ類水體。依據2012年7月1日開端施行的北京市中央規范《城鎮污水處置廠水污染物排放規范》(DB11890-2012),污水處置廠需執行地標A排放規范。本工程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
本工程屬鄉鎮污水處置廠的晉級改造工程。污水處置廠現狀處置范圍5000m3/d,SBR工藝,原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置廠污染物排放規范KGB18918—2002〉一級B規范。依據規劃,本次晉級改造后處置范圍8900m3/d。工程設計出水水質已超GB18918—2002—級A規范,除TN外,其他指標已到達《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GB3838—2002)中Ⅲ類水水質規范的請求,是鄉鎮級污水處置廠“準類”排放請求的典型案例。
本工程工藝流程確實定,需求思索以下幾點:
①鄉鎮污水處置廠來水水量、水質不平均,動搖幅度大;②企業偷排現象較多,由于水廠范圍小,對污水處置廠沖擊較大;③出水COD<20mg/L,僅靠常規的二級生化處置+過濾的方式無法滿足請求,更無法穩定達標。
在深人細致理解污水處置廠現狀運轉狀況、近年水質狀況、鎮域產業構造和將來規劃狀況的根底上,經工藝比選,肯定最終污水處置工藝選用調理池一預處置一MBR—臭氧催化氧化一活性炭濾池工藝,消毒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污泥采用離心脫水至含水率80%后外運處置。工藝流程見圖1。
二、設計參數
2.1 調理池
由于污水處置廠納污范圍小,處置范圍小,水量動搖大,需設置調理池。本工程調理池應用現狀調理池,停留時間3.5h。
2.2 預處置單元
主要包括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和膜格柵。粗格柵20mm,細格柵5mm,膜格柵1mm。細格柵采用回轉格柵,膜格柵采用內進流孔板格柵。
2.3 生物池
包含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后缺氧池,總停留時間16.7h。缺氧池至厭氧池回流比0?200%(變頻調理),好氧池至缺氧池回流比200%?400%(變頻調理),膜池至好氧池回流比200%?400%(變頻調理),好氧池污泥濃度8000?9000mg/L。
2.4 膜池
共4格,名義膜通量18?20IV(h?m2),總停留時間0.85h。
2.5 臭氧催化氧化池
設計臭氧投加量為20mg/L,分3段投加,投加比例2:1:1,第一段采用穿孔管投加.第二段和第三段采用曝氣頭投加。在第一段設置臭氧催化濾料層,增加比外表積增加接觸時間。
2.6 消毒池
次氯酸鈉消毒,依據臭氧系統開啟狀況適量投加.確保消毒及出水余氯,停留時間32min。
2.7 污泥處置單元
包括儲泥池、脫水機房、污泥轉運間。污泥量2tDS/d,設置離心脫水機1臺,水力負荷15m3/h,固體負荷100kg/h。
三、處置效果
污水處置廠自2018年1月正式試運轉以來,出水各項水質穩定達標,2018年局部月份進出水水質數據見表2。
經過近一年的試運轉,本項目于2019年10月份開端實行環保驗收。經第三方機構實行檢測,環保驗收期間污水處置廠出水NH3—N<0.025mg/L,BOD51.8?2.2mg/L,TN8.38?8.75mg/L,TPC0.01mg/L,COD10?11mg/L,SS<5mg/L,出水水質完整到達北京市中央規范《城鎮污水處置廠水污染物排放規范》(DB11890—2012)A排放規范。
四、設計特性
4.1 為了應對鄉鎮污水處置廠水質、水量的大范圍動搖,宜設置調理池。
范圍小、變動大、規范高”是本工程的最大特性。針對鄉鎮污水處置廠這種水質、水質變動比擬大、出水水質請求高的狀況,宜設置調理池。調理池調理容積宜按進水變化曲線肯定,無實踐運轉材料時,宜選3?4h。
4.2 優化生物池厭氧、缺氧、好氧流態,為深度脫氮發明條件
本工程BOD/TN僅為2.57,碳源明顯缺乏。為有效應用碳源,除設置后缺氧段外,將厭氧、缺氧段均設計為矩形池.設置多曲面攪拌器,使混合液攪拌更平均,混合更充沛。在好氧段設置循環廊道,促進好氧段的充沛混合,確保NH3—N出水達標。
分離UCT工藝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本工程設置三處回流:一是前缺氧池末端到厭氧池前端的回流,0?200%(變頻調理),該局部回流混合液硝態氮濃度已降至最低,可根本消弭硝態氮對厭氧釋磷的影響。二是好氧池末端到缺氧池前段的回流,200%?400%(變頻調理),為缺氧反硝化提供硝態氮。三是膜池到好氧池的回流,200%?400%(變頻調理),維持好氧段生物污泥濃度。
4.3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藝
本工程COD設計出水水質20mg/L,需對污水中的可溶解性COD實行進一步降解。經比選工程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藝。經過向普通的臭氧接觸池中增加催化劑填料,增加羥基自在基的停留時間和接觸面積,進步臭氧氧化效率,同時減少臭氧投加量。從實踐運轉效果來看,效果較好,目前實踐投加量約10mg/L。設置超越措施,當MBR出水水質良好時可直接超越,進人后續單元。
4.4 設置活性炭濾池(預留)
本工程在臭氧催化氧化后設置活性炭濾池作為安保措施,依據相關文獻闡述,臭氧催化氧化與活性炭濾池聯用對有機污染物的去處效果明顯。經過實踐運轉,臭氧催化氧化與活性炭濾池聯用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應對鄉鎮污水處置廠污水來源成分復雜、高濃度偷排污水可能對污水處置廠出水水質形成短時強力沖擊的風險。
活性炭濾池設置超越措施,當臭氧催化氧化出水水質良好時可直接超越,進人后續單元。
五、總結
隨著國家對出水水質請求的逐漸升高,在局部環境敏感區執行“準Ⅲ類”指標的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項目會逐步增加。本工程采用調理池一MBR—臭氧催化氧化一活性炭濾池工藝,從1年多的實踐運轉狀況來看,出水除TN外,主要排放指標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GB3838—2002)中UI類水水質規范的請求,可穩定到達北京市地表一級A規范的排放請求。